网站搜索
SEARCH
企业新闻
NEWS
一键解锁汽车交互与体验设计,从入门到大神
编辑:江东波、杨灵 发布日期:2022-08-25

历经汽车设计研究与设计策略、外造型手绘、CMF设计、油泥模型等课程后,8月25日,2022广汽设计大赛8强选手迎来了交互与体验设计workshop。此次课程由广汽研究院交互设计师姜勇和蒋煜主讲,带来了一场充满“黑科技”的交互与体验之旅。

专业导师姜勇、蒋煜与8强选手

数字化浪潮助推,交互与体验设计持续进化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广汽研究院积极拥抱变化,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此次课程,姜勇和蒋煜以ADiGO智能物联系统、GIEC广汽智能体验座舱等创新性成果为例,向选手一展广汽研究院在汽车交互与数字化体验方面的前瞻性思考和成果。

2022广汽设计大赛交互与体验设计workshop

数字化时代,用户认知不断升级,用户需求呈现非线性演化,对汽车数字化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期待各种智驾互联科技带来的惊喜与体验。那么,怎样的交互与体验设计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

姜勇表示,广汽设计交互与体验设计团队采用“体验设计驱动与目标管理”的方法来应对各项挑战,无论市场和用户需求如何变化,设计师始终要准确把握体验设计目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贯穿团队工作的各个流程,包括体验研究与策划、交互与体验设计、视觉设计、动效设计、原型设计和UI工程等。具体到工作中,要求设计师对未来用户需求有前瞻性思考,以引领未来时代浪潮为创新设计方向。同时,“需要结合新兴技术进行跨界和融合,创造一种新的体验,运用到交互与体验设计当中。”姜勇介绍到。

ADiGO智能物联系统

姜勇介绍,广汽集团早在2019年就发布了ADiGO智能物联系统,奠定了行业领导者地位。该系统集FACE ID人脸识别、ADiGO E-PLAN电能无忧解决方案、ADiGO智能AI伙伴和ADiGO WORLD生态养成游戏等核心功能于一身,每一项功能的设计都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结合使用场景,大幅提升用户在车内的数字化交互体验。

基于“先知先觉先行”的研发准则,ADiGO智能物联系统不断迭代进化。全新进化的ADiGO智能物联系统更着重于优化应用性方面的体验。如将大多数功能与服务集中在第一层级的“超能桌面”,交互界面更加友好、便捷;车载大屏搭载自适应光传感器,白天与黑夜视觉主题自主切换,兼顾视觉享受和驾驶安全。此外,ADiGO智能物联系统还提供“大有智慧”的推送服务,给予用户“先人一步”的贴心体验;并支持一键触达电影模式、休息模式、游戏模式等全场景互动体验。

ADiGO智能物联系统交互界面

GIEC广汽智能体验座舱是广汽设计交互与体验设计团队以用户体验为目标导向的设计作品之一,综合考虑软硬件设施的设计,提供九大场景下的功能方案,为用户带来更便捷的用车体验,以及五感和心理方面的满足。以迎宾场景为例,打开车门后,座椅向外转动、方向盘向内收缩,为用户上车腾出空间;当用户坐上主驾后,方向盘自动回位,座椅自动回正,一键自动关门,为驾驶快速做好准备。

GIEC广汽智能体验座舱

专业要求指明提升方向,思维碰撞激发无穷灵感

课上,导师还向选手介绍了汽车交互与体验设计环节必备的多项能力。首先是需求挖掘和定义,要求设计师具有丰富的用车场景体验,善于观察生活,能够多视角看待问题、挖掘用户需求。

需求明确之后,设计师便要对其进行系统思考和分析,这也是汽车交互与体验设计必备的第二大能力——设计思考。设计师要熟练掌握车机设计原则及方法论,对车载系统、仪表中控、多触控屏幕等交互与体验设计有浓厚的兴趣与理解,以主动创新精神去思考需求的本质,为下一步输出设计做准备。

再次是设计输出,即拥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熟练运用Sketch、AI等设计工具完成交互稿、流通图,并与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最后是落地走查,设计师在交付设计后还需要配合开发人员查找bug,如逻辑是否合理、视觉表达是否到位,这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导师与选手热烈讨论

在自由交流环节,导师和选手思维碰撞、火花四溅、灵感不断,为3强选手下一步继续优化作品带来了全新启发。本届大赛命题是“超级玩伴”,要求选手面向未来创作作品。导师建议选手根据参赛作品所设定的时代和环境、未来用户使用场景和需求等进行交互与体验设计,使交通工具更好地适用于未来社会,为未来美好移动生活创造价值。姜勇表示,选手正年轻,思维应当天马行空、不被限制,希望他们秉承着“让座舱更简单、更纯粹、更方便”的交互与体验设计初心,去肆意创作,做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广汽研究院为选手提供的汽车设计全流程培训已接近尾声,8强选手充实而又紧张的实习生活也已过半。接下来的日子里,期待他们学以致用、融汇创新,也期待3强选手进一步完善“超级玩伴”作品,在总决赛中带来精彩的表现。

分享到: